一、太阳光谱图
太阳光谱是一种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。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2部分。可见光的波长为400~760nm,散射后分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7色,集中起来则为白光。不可见光,又分为2种: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,波长大于760nm,最长达5300nm;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,波长290~400nm。
1、可见光(VL)带有热能很少,也不像紫外线那样有伤害,可见光是我们所需要的,且为保障安全驾驶起到必要作用。
2、红外线(IR)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,在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,红外线能辐射大量的热能,使被照射环境的温度升高。
3、紫外线(UV)按照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3种:
A 射线简称UVA,波长范围为400—315nm,UVA是穿透力极强的紫外线,汽车玻璃无法阻挡,它可以穿过人体皮肤表皮直达真皮层。长久照射会导致真皮细胞变质,激活黑色素细胞,使皮肤老化,出现“老年斑”等色斑现象,是重要的治病光谱。同时也是导致汽车内饰严重老化、变色的罪魁祸首;
B 射线简称UVB,波长范围为315—280nm,UVB穿透力较弱,部分能够到达地面,其损害人类皮肤细胞中的DNA,是皮肤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;
C 射线简称UVC,波长范围为280—190nm,UVC危害性最大,但能直接被臭氧层反射,这就是人类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好臭氧层缘故。
由此可知,汽车窗膜作用主要是阻隔紫外线、红外线,结合隐私、行车安全最大程度利用可见光;汽车窗膜膜的颜色并不是判断其隔热效果的指标,而是以红外线阻隔率判定一张太阳膜是否隔热。在整个太阳光谱中,红外线的能量占43%,可见光的能量占50%,紫外线的能量占7%。
二、热量传导方式
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:导热、热对流和热辐射。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,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。根据传热介质的特征,热量传递的过程又可以分为热传导、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。
导热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子、原子和电子的振动、位移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传递的方式。例如,固体内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,就是以导热的方式进行的。
热对流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,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方式。这种热量传递方式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。由于流体中的分子同时进行着不规则的热运动,因此对流必然伴随着导热。
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。辐射有多种类型,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。
因此汽车内部热量来源比较复杂,但主要是由车身部位的热传导与汽车玻璃的热辐射作用。汽车玻璃贴膜能极大程度的解决热辐射产生热量,但车身部位仍会以热传导作用产生的热量,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天长时间静止状态的汽车中,无论有没有贴膜都是一样热的原因。当贴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,车窗玻璃部位产生的辐射热被阻隔,使车内驾乘人员感觉非常舒适;同时车身的热传导作用受风流动影响也降到最低,可有效降低空调能耗,达到节约燃油目的。
三、窗膜相关专业术语
1、可见光透过率(也称透光率):该参数是透过玻璃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。
2、可见光反射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反射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。
3、紫外线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紫外线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紫外线通量之比。
4、红外线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红外线通量与入射的红外线通量之比。
5、太阳能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太阳能通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通量之比。
6、镜面反射:平行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,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,且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反光现象。
四、窗膜的发展历史
1、第一代汽车窗膜是涂布与复合工艺膜,早期叫太阳纸,也叫“茶纸”。主要的作用是遮挡强烈的太阳光,不具备隔热作用、非常容易褪色(通常变为紫色),并且在长期使用后易起泡。
2、 第二代汽车窗膜是“染色膜”,市场上常见有胶染色(最低等产品/劣质品)、深层染色手法,均加注紫外线和红外线吸收剂,来阻隔太阳光谱中紫外线与红外线。不同的是深层染色膜在工艺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持吸收剂稳定性;胶染色膜隔热和隔紫外线功能衰减很快,容易褪色,价格也相对便宜,同时受本身工艺所限,清晰度较差,另红外线吸收剂吸热饱和之后,会产生远红外线进行二次辐射,对人体伤害更大。
3、第三代汽车膜是“真空热蒸发膜”,将铝蒸汽在真空环境下蒸发于基材上。这也是通常所说的金属膜领域,其特点是:只含单层金属(铝)、金属层不均匀,虽反射隔热效果明显且持久,但清晰度不高,有很强的镜面反光效果。
4、第四代汽车窗膜是磁控溅射工艺窗膜。磁控溅射工艺经历了多种技术革新,可将镍、银、钛、金等金属材料采用最先进的多腔高速旋转设备,利用电场与磁场原理高速度高力量地均匀溅射于高张力的PET基材上(可实现多层金属同时溅射在一张膜上),依靠金属反射吸收原理,高效率阻隔红外线的热量。
5、第五代纳米陶瓷技术窗膜,与金属膜隔热效果相仿同时,完美避免信号阻隔与金属材质氧化问题。
五、窗膜的种类
1、控光膜(控制光线通过的太阳膜),我们经常看到的防晒膜、隔热膜、防光膜、护肤膜,其实这些都是对控光膜不同的表述。控光膜有以下特性:能够控制光线通过玻璃的量;阻挡紫外线98%及以上;具有单向透视性。
2、安全窗膜既有控光膜的隔热、防紫外线的作用,又提高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,其等级分为A、B、C三个等级。
A级安全膜,防意外事故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3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12mm厚的夹层玻璃安全指标。
B级安全膜,防盗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5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18mm厚的夹层玻璃安全指标。
C级安全膜,防弹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6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22mm厚的防弹玻璃安全指标。
3、车膜按颜色分可分为自然色、黑色、茶色、天蓝色、金墨色、浅绿色、变色等品种。有机功能层材料颜色种类繁多,无机纳米级功能层材料颜色单一,常为原色膜。
4、车膜按产地可分为进口车膜和国产车膜。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窗膜协会(国际顶级窗膜生产工厂)十大会员单位中,中国会员单位占有数量已经增加很多。
一、太阳光谱图
太阳光谱是一种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。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2部分。可见光的波长为400~760nm,散射后分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7色,集中起来则为白光。不可见光,又分为2种: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,波长大于760nm,最长达5300nm;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,波长290~400nm。
1、可见光(VL)带有热能很少,也不像紫外线那样有伤害,可见光是我们所需要的,且为保障安全驾驶起到必要作用。
2、红外线(IR)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,在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,红外线能辐射大量的热能,使被照射环境的温度升高。
3、紫外线(UV)按照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3种:
A 射线简称UVA,波长范围为400—315nm,UVA是穿透力极强的紫外线,汽车玻璃无法阻挡,它可以穿过人体皮肤表皮直达真皮层。长久照射会导致真皮细胞变质,激活黑色素细胞,使皮肤老化,出现“老年斑”等色斑现象,是重要的治病光谱。同时也是导致汽车内饰严重老化、变色的罪魁祸首;
B 射线简称UVB,波长范围为315—280nm,UVB穿透力较弱,部分能够到达地面,其损害人类皮肤细胞中的DNA,是皮肤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;
C 射线简称UVC,波长范围为280—190nm,UVC危害性最大,但能直接被臭氧层反射,这就是人类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好臭氧层缘故。
由此可知,汽车窗膜作用主要是阻隔紫外线、红外线,结合隐私、行车安全最大程度利用可见光;汽车窗膜膜的颜色并不是判断其隔热效果的指标,而是以红外线阻隔率判定一张太阳膜是否隔热。在整个太阳光谱中,红外线的能量占43%,可见光的能量占50%,紫外线的能量占7%。
二、热量传导方式
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:导热、热对流和热辐射。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,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。根据传热介质的特征,热量传递的过程又可以分为热传导、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。
导热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子、原子和电子的振动、位移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传递的方式。例如,固体内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,就是以导热的方式进行的。
热对流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,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方式。这种热量传递方式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。由于流体中的分子同时进行着不规则的热运动,因此对流必然伴随着导热。
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。辐射有多种类型,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。
因此汽车内部热量来源比较复杂,但主要是由车身部位的热传导与汽车玻璃的热辐射作用。汽车玻璃贴膜能极大程度的解决热辐射产生热量,但车身部位仍会以热传导作用产生的热量,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天长时间静止状态的汽车中,无论有没有贴膜都是一样热的原因。当贴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,车窗玻璃部位产生的辐射热被阻隔,使车内驾乘人员感觉非常舒适;同时车身的热传导作用受风流动影响也降到最低,可有效降低空调能耗,达到节约燃油目的。
三、窗膜相关专业术语
1、可见光透过率(也称透光率):该参数是透过玻璃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。
2、可见光反射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反射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。
3、紫外线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紫外线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紫外线通量之比。
4、红外线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红外线通量与入射的红外线通量之比。
5、太阳能阻隔率:该参数表示玻璃阻隔的太阳能通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通量之比。
6、镜面反射:平行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,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,且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反光现象。
四、窗膜的发展历史
1、第一代汽车窗膜是涂布与复合工艺膜,早期叫太阳纸,也叫“茶纸”。主要的作用是遮挡强烈的太阳光,不具备隔热作用、非常容易褪色(通常变为紫色),并且在长期使用后易起泡。
2、 第二代汽车窗膜是“染色膜”,市场上常见有胶染色(最低等产品/劣质品)、深层染色手法,均加注紫外线和红外线吸收剂,来阻隔太阳光谱中紫外线与红外线。不同的是深层染色膜在工艺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持吸收剂稳定性;胶染色膜隔热和隔紫外线功能衰减很快,容易褪色,价格也相对便宜,同时受本身工艺所限,清晰度较差,另红外线吸收剂吸热饱和之后,会产生远红外线进行二次辐射,对人体伤害更大。
3、第三代汽车膜是“真空热蒸发膜”,将铝蒸汽在真空环境下蒸发于基材上。这也是通常所说的金属膜领域,其特点是:只含单层金属(铝)、金属层不均匀,虽反射隔热效果明显且持久,但清晰度不高,有很强的镜面反光效果。
4、第四代汽车窗膜是磁控溅射工艺窗膜。磁控溅射工艺经历了多种技术革新,可将镍、银、钛、金等金属材料采用最先进的多腔高速旋转设备,利用电场与磁场原理高速度高力量地均匀溅射于高张力的PET基材上(可实现多层金属同时溅射在一张膜上),依靠金属反射吸收原理,高效率阻隔红外线的热量。
5、第五代纳米陶瓷技术窗膜,与金属膜隔热效果相仿同时,完美避免信号阻隔与金属材质氧化问题。
五、窗膜的种类
1、控光膜(控制光线通过的太阳膜),我们经常看到的防晒膜、隔热膜、防光膜、护肤膜,其实这些都是对控光膜不同的表述。控光膜有以下特性:能够控制光线通过玻璃的量;阻挡紫外线98%及以上;具有单向透视性。
2、安全窗膜既有控光膜的隔热、防紫外线的作用,又提高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,其等级分为A、B、C三个等级。
A级安全膜,防意外事故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3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12mm厚的夹层玻璃安全指标。
B级安全膜,防盗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5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18mm厚的夹层玻璃安全指标。
C级安全膜,防弹级。该级别的安全膜能使6mm厚度的平板玻璃达到和超过22mm厚的防弹玻璃安全指标。
3、车膜按颜色分可分为自然色、黑色、茶色、天蓝色、金墨色、浅绿色、变色等品种。有机功能层材料颜色种类繁多,无机纳米级功能层材料颜色单一,常为原色膜。
4、车膜按产地可分为进口车膜和国产车膜。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窗膜协会(国际顶级窗膜生产工厂)十大会员单位中,中国会员单位占有数量已经增加很多。